1995年 秋天 75歲的愛玲 走了



那一年 我已經27歲了

那時候幾乎已經讀過所有愛玲的作品

看到她的晚年 這樣一個孤單又孤僻的老婆婆 心很疼

我在“ 讀她“ 的那些年裡

也正是她 還在世上 生命中最後的十年光景





想著老天爺是怎麼回事呢?

愛玲的一生 有很多時間都是要為錢所苦的

一個劃時代的巨人 一個這樣質密細膩的靈魂

居然就是要被這麼俗氣的壓力 一路的追趕到老





以前看愛玲的小說 雜記 或傳記 對於胡蘭成這段 是比較模糊的

這次影集描繪愛情的部份 著墨不少 因為看影像 很有直接的感受力

覺得他 真是個混蛋

那種真天過了頭了男人 愛玲為他如此 真是不值



我並不覺得胡蘭成漢奸的身分有什麼重要的

可惡的是他這樣對待愛玲

只能說愛玲太苦

遇不對人

沒事 愛上這樣一個這樣背景複雜 又浪蕩弱智的傢伙

免不了牽累 要被糟蹋

他於愛情竟不能像愛玲那樣絕對 真是個漢奸 連愛玲這樣千百難得的人都要被戲



很氣呢! 氣到令人憤怒 !!!

反而 我本來並不喜歡的那位美國老先生

當瑞荷死了

那場在醫院外廊椅上的戲

愛玲放聲哭了出來 我也跟著愛玲哭了

那一天開始

她真的是連一個訴說的人都沒有了





在我的青少年正讀著愛玲書的時候 其實正是愛玲在美國過著她人生中最後的一段時光

那種感覺很奇妙



對於愛玲

我一直有種像是面對曹雪芹或是蘇東坡的那種情懷

高不可攀。

總覺得只有古人才能寫的出來這種千古不壞的文章





讀她的晚年 是心疼的

讀她的一生 都是心疼的





好像一顆璀璨琉璃的夜明珠 看著她 一路被汙泥雜染煙沒

難過

怎麼這些世人這麼不小心 如此愚笨

老天爺也撒手不管



有一種無力的傷感







儂今葬花人癡笑 他年葬儂知是誰

我喜歡它的片尾

愛玲的遺囑要將骨灰撒在大海 一點不留



畫面上飄著 白玫瑰與紅玫瑰的花瓣 被水浪一波波推向遠方



我很慶幸 也心疼

跟愛玲曾經活在同一個時間當中

與古人神交與心愛的人在文字交錯

那一刻的心

並不孤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rdy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